Anytype 推薦:去中心化的個人知識管理新選擇,重拾數據掌控權

Anytype:去中心化的個人知識管理新選擇

這十幾年來,文件和筆記散落在各大協作平台(Notion、Slack、Asana、Trello、HackMD、Evernote…),現在是時候搬家了!
考慮到這些平台即使是不公開的內容,仍有可能被賣給廣告商或用於 AI 訓練,Anytype 提供了一種真正 私密、安全、去中心化 的解決方案,讓你的數據掌控權回歸自己手中。


🔐 核心特性:真正的隱私與數據主權

1️⃣ 本地優先與 P2P 加密

  • Anytype 採用本地優先儲存,所有資料都保存在您的裝置上,不會被上傳到任何中央伺服器。
  • 透過端對端加密(E2EE),所有數據都以你的裝置上的私鑰加密,只有你能解讀自己的資料。
  • 這種加密方式與加密貨幣錢包的私鑰存儲機制相似,確保資料不會被第三方讀取或存取。

2️⃣ 靈活的資料管理與關聯性

  • Anytype 不只是筆記工具,而是 類似關聯式資料庫 的系統。
  • 允許使用者創建 Object(物件),並透過 Relations(關聯)來連結不同物件。
  • 例如,你可以將某篇筆記標記為「待辦事項」,同時與「專案計畫」關聯,甚至將筆記與日曆事件連接。

3️⃣ 無伺服器依賴的 P2P 同步

  • 透過去中心化的 P2P 同步技術,在多台裝置間同步數據,無需依賴中央伺服器
  • 你可以在 手機、平板、電腦 等多個裝置上使用 Anytype,而所有數據依然由你掌控。

4️⃣ 支援 Markdown 與多種格式

  • 原生支援 Markdown,適合技術人員與寫作愛好者。
  • 可以內嵌 圖片、代碼塊、數據表、畫布、數學公式(LaTeX) 等多種內容格式。
  • 介面靈活,既能當成筆記本,也能作為知識庫、待辦事項管理器或個人維基。

⚡ Anytype 與 Notion、Obsidian、Logseq 的比較

功能特色 Anytype Notion Obsidian Logseq
本地優先存儲 ✅ 是 ❌ 否 ✅ 是 ✅ 是
P2P 去中心化 ✅ 是 ❌ 否 ❌ 否 ✅ 是
端對端加密 ✅ 是 ❌ 否 ❌ 否 ✅ 是
自訂資料結構 ✅ 高 ✅ 中 ❌ 低 ❌ 低
跨裝置同步 ✅ P2P ✅ 雲端 ✅ 本地插件 ✅ P2P
API 支援 ❌ 無 ✅ 有 ✅ 有 ✅ 有

目前 Anytype 最大弱點尚未開放 API,但官方已於 2024 年底開始開發,未來支援 API 後,將會是最完整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之一!
短期內 Notion 仍可用來處理 API 相關的需求,但當 Anytype API 穩定後,將能完全取代 Notion。


🚀 Anytype 適合誰?

  • 關注隱私:不想讓筆記或私人數據被公司用來訓練 AI 或提供廣告分析。
  • 需要本地存儲:不希望所有資料都依賴雲端,想要完全掌控自己的筆記。
  • 想要強大關聯式筆記:比起單純的筆記,更希望用關聯數據的方式管理資訊
  • 尋找 Notion 替代品:希望擁有類似 Notion 的靈活性,但不依賴雲端。

📌 結論

Anytype 代表了一種新世代的筆記與知識管理工具,擺脫中心化的雲端依賴,並透過 P2P 加密確保數據安全。雖然目前 API 尚未開放,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,將可能成為筆記工具市場中的顛覆者。

如果你關心 數據主權、隱私安全、靈活知識管理,Anytype 絕對值得一試! 🎯